三調將以“六統一”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全面開展
近日在京召開的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通氣會上獲悉,我國將構建“統一組織開展、統一法規依據、統一調查體系、統一分類標準、統一技術規范、統一數據平臺”的“六統一”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徹底解決各類自然資源調查數出多門的問題,全面查清各類自然資源的分布狀況,形成一套全面、完善、權威的自然資源管理基礎數據,并在此基礎上優化國土空間變化監測體系,以滿足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求。
長期以來,我國自然資源實行分頭管理,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工作分頭組織,導致調查監測在對象、范圍、內容等方面存在重復和交叉以及調查結果相互矛盾,不利于將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進行系統治理。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開展自然資源統一監測評價,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自然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履行自然資源管理“兩個統一、六項職責”的前提和基礎。
該負責人介紹,目前自然資源部已初步形成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總體工作思路。一是構建“1+X”型自然資源調查體系。在調查體系上,“1”是“基礎調查”,“X”是多項“專業調查”。在調查周期上,自然資源基礎調查每10年開展一次,專業調查5年為一個周期,變更調查每年開展一次。在推進步驟上,擬分兩步走:第一步是通過形成新的“三調”工作分類,調整工作內容,完善工作方案,加快推進與水、草原、森林、濕地等自然資源現有調查的實質融合,解決標準不一和空間重疊的問題,查清各類自然資源在國土空間上的水平分布,支撐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第二步是在查清各類自然資源水平分布的基礎上,通過開展專業調查,查清不同自然資源的質量和生態狀況,形成統一的自然資源調查,全面支撐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也就是將土地調查轉為國土調查,再逐步向全面開展自然資源調查過渡,最終建立完備的“1+X”型自然資源調查體系。在相關調查工作整合和內容融合上,要做到工作、內容、底圖、要素4個統籌聯系,最終實現自然資源調查“六個統一”,即統一組織開展、統一法規依據、統一調查體系、統一分類標準、統一技術規范、統一數據平臺。
二是優化國土空間變化監測體系。在目前土地利用動態遙感監測和地理國情監測的基礎上,構建4個類型的監測體系,即宏觀監測、常規監測、精細監測和應急監測。為此,近期自然資源部將加強宏觀監測,組織實施全天候遙感監測,及時掌握自然資源宏觀突出變化;完善常規監測,合理調整監測內容與指標,提高監測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避免交叉重復;優化開展年度性監測,組織實施全覆蓋遙感監測和地理國情監測的2018年度項目計劃,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對特定地區和對象采用高精度遙感影像開展細化監測;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要求以及相關部門的請求,繼續組織開展應急監測。
三是創新調查監測數據分發服務體系。該體系包括數據庫系統、統計分析系統、共享分發系統等。針對此前因采用的分類體系、技術標準、調查方法、底圖精度、調查時點等各不相同,調查對象也僅限于本行業管理領域而缺乏國土空間上的整體控制,導致數出多門、粗細不均、重復交叉等相互矛盾的問題,自然資源部將按照“先匯總、再集成”的思路,加快推進調查監測數據整合工作,建立自然資源數據服務體系,健全自然資源數據共享工作機制。建立現有自然資源成果目錄系統并實時更新,及時為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信息服務。推進現有調查監測數據成果整合。建立各類自然資源在國土空間上的內在聯系,并利用大數據技術和數據分析模型,推進數據集成和深度開發利用。
“‘三調’將特別注重數據庫建設,按照統一的數據庫標準及建庫規范,建立互聯共享的覆蓋國家、省、市、縣四級且集影像、類型、范圍、面積和權屬為一體的自然資源調查數據庫,為成果共享應用搭建便捷高效的服務云平臺。”這位負責人還表示,除了上述3個體系建設,將同時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和技術支撐體系,最終形成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制度的總體框架。
更多相關
賽維板報丨GNSS 定位的基本原理
GNSS定位原理GNSS衛星定位,實際上就是將分布在天空的高軌衛星當做已知點,根據GNSS系統的組成原理可知,每顆GNSS衛星瞬間位置都可以計算出來,并且通過衛星信號發送到地面GNSS接...
昆侖山控制測量紀實
黑龍江地理信息工程院承擔了全國第三次土地調查新疆測區的控制測量任務,在完成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控制測量任務后,走進了昆侖山。根據相關要求辦理好了邊防證,向昆侖山脈挺進,前往北麓山谷中進行控制點施測。 ...
東令營活動走進浙江測繪與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館
為了進一步“強化國家版圖意識,共同守護美麗中國”,1月24日,新埭中心小學組織開展了“行走于創新之路——新埭中心小學測繪科普冬令營活動”。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館于2018年12月17日正式...
中國GIS軟件發展的必經之路是驅動創新
在近日舉辦的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大會上,科技部原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做了題為《創新驅動 中國GIS軟件發展的必由之路》的報告。報告回顧了我國GIS軟件創新發展歷程、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
40000m2作業面積 ,千巡翼X1助歷史文化建筑1:1“數字孿生”
歷史建筑是一個城市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不可磨滅的一種智慧和情懷,傾斜攝影技術能夠實現建筑物的數字化存檔,在古建筑保護與修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南通·壹城』占地面積達到4萬平方米,是國內唯一一...
【實用】管線探測儀使用指南
概述 管線探測儀有源發射方法基本可以分成三類:直連法、夾鉗法、感應法。而管線探測儀的使用頻率基本可以分成2大類,即高頻與低頻。低頻衰減慢,傳輸距離遠,輻射能力小,不容易串線,但穿透力差;高頻頻...
好用易上手! A15 RTK為礦山系統提速增效
時代發展飛速,一般聽到別人說,誰誰誰“家里有礦”,就覺得這個人好有錢呀!“家里有礦”在如今其實是對有錢”、“有實力”的一句戲言。而在很多用戶大家庭里,還真的有一家“家里有礦”的單位!它不僅坐擁全亞洲數...
徠卡全站儀大壩自動化監測方案
一、項目概況 福建省某水力發電廠壩長約400米,壩高約70米,年發電量八億多千瓦時,2021年該電廠投入建設大壩外觀自動化監測系統,采用徠卡TM50全站儀+GeoMoS自動化監測方案,實現大壩監...